最新公告:

普世教闻

首页 >> 普世教闻

关于统一使用教宗中译名的呼吁

发布日期:[2025-05-08 11:39:14]    点击率:[64]   来源:天主教信息网


  希望海内外华文世界尊重普世大公教会和国际译名惯例,依循“名从主人”的翻译原则,逐步弃用晚清以来受政治语境影响的旧译“教皇”,统一采用更符合教会本质的“教宗”。
  在普世天主教信众及全球社会各界密切关注新教宗选举之际,希望梵方有关部门能汲取先教宗方济各2013年当选时中译名不统一的经验,在新教宗选出后尽早公布官方中文译名,避免再次出现“方济各/方济/法兰西斯”等多版本译名并存的混乱局面。
  与此同时,在推动译名国际规范化和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同时,通过中译名来展示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,增强文化软实力,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更好地团结引领海内外天主教界朋友。
“名从主人”译名国际惯例:
  一般汉译名有五大原则,第一原则“名从主人”。其实,这也是国际惯例。
  据《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》介绍,外国人为自己选取的中文名字分为两种。一种是自己起的;另一种兼顾母语名字的读音,例如利玛窦(Matteo Ricci)、费正清(John King Fairbank)等。修改国家层面的地名或个人译名在国际上均有先例。
  如,昔日国际上称呼北京为“PEIKING”,普及汉语拼音方案后,我国要求各国将北京改为“BEIJING”,立即获得世界各国的积极配合。
  韩国要求把“汉城”改为“首尔”中译名时,中国和海外华人也积极配合。如今年轻人只知道“首尔”中译名,只有中老年人还记得“汉城”旧称。
  个人姓名方面,法国前总统尼古拉·萨科齐(Nicolas Sarkozy)的中译姓就修订过。Sarkozy的原中译为“萨尔科奇”,后应法方要求,根据这位前总统之姓的实际发音,随即改为“萨科齐”。中法之间就是以“名从主人”的原则而对其中译名做的及时修改。
  根据译名“名从主人”的原则,希望海内外华人社会各界注意和尊重这一学术原则及国际惯例。
  如:St. Peter Square“圣彼得广场”应为“圣伯多禄广场”;St. Peter Basilic“圣彼得大教堂”应为“圣伯多禄大殿”;Holy See旧译“教廷”;新译“宗座”或“圣座”。

 


 

 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
圣经金句 | 历届教宗 | 实用下载 | 违法举报 | 个税计算器 | 图片处理工具 | 在线制作图表

『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,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,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,反而获得永生』 (若 3;16) 

关注本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