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:

圣事礼仪

首页 >> 圣事礼仪

教堂里正在消失的10样东西

发布日期:[2025-06-05 10:45:34]    点击率:[49]   来源:天主教信息网

我们不能继续失去对圣事与圣所的敬畏,否则,我们也将失去整颗信德的心。如今许多教友在信仰生活上的“松散”,已到令人心痛的地步。我们在哪些方面松懈了呢?
1.在圣堂中缺少敬畏之心
许多人走进教堂,既不屈膝向圣体柜致敬,也不在三钟经时暂停和祈祷。彷佛参与弥撒,只是一次普通聚会,而不是神圣的祭献。
2.对圣体缺乏敬重在没有准备、甚至身负大罪的状态下领圣体,缺乏悔改,也缺少敬意。
我们对天主的敬畏,究竟去了哪里?
3. 穿着随意,缺乏尊重短裤、背心成了主日弥 撒的“常客”。
我们似乎忘了,站在圣所中,是与至高者面对面。当然,外表不能代表圣德,但得体的衣着,起码是尊重、是理智的表现。
4.祈祷流于形式
很多人急急忙忙念玫瑰经,甚至干脆省略;饭前谢恩也渐渐被忽略。祈祷成了“额外选项”,而非生活的根基。
5. 忽略守节本分
许多教友不知道哪些是诫命之日(圣日),更不用说参与弥撒了。如果我们都不把天主放首位,又怎么能期待社会不失序?
6.忘记传统敬礼拜苦路
首六星期五、首七星期六、九日敬礼等传统敬虔方式正在被遗忘。这些敬礼曾支撑无数代教友的信仰,为什么我们要轻易舍弃?
7.教堂失去应有的宁静
曾几何时,圣堂是一处静默祈祷的空间;如今却充斥闲谈、手机铃声,甚至有人全然不知这是圣所。
8.要理教育被稀释
许多教友连最基本的信仰知识都不了解——告 解、大罪、圣体的真实临在……我们怎能活出信仰,却对信仰一无所知?
9. 未将信仰传承给下一代
父母不教孩子祈祷、不教要理、不教如何在教堂中守规矩。很多小孩只知道主日去教 堂能吃点心喝水,完全不明白神圣的意义。
10. 面对信仰,我们变得怯懦
在道德与社会议题上,很多教 友选择沉默,生怕得罪人。初期基 督徒宁可为信仰殉道——我们是否连勇敢站出来都做不到?
我们需要的,不是“教义的改变”,而是“规 矩的恢复”。我们要重新找回那份敬畏的心,重新拾起祈祷的精神,重新珍惜传统的敬礼与教导。如果连我们都不去守护这份信仰,那还能靠谁来守护?
 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
圣经金句 | 历届教宗 | 实用下载 | 违法举报 | 个税计算器 | 图片处理工具 | 在线制作图表

『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,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,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,反而获得永生』 (若 3;16) 

关注本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