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:

爱的规劝

首页 >> 爱的规劝

放不下的手机

发布日期:[2025-06-18 15:52:44]    点击率:[29]   来源:天主教信息网

一、从《浅薄》到《放不下的手机》
  我刚工作的时候读了一本书《浅薄》,这本书是讲PC互联网对人的影响。
  那时候的我,一方面从大学开始染上网瘾已有六七年,一方面又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一个产品经理。我内心深知互联网的负面影响,却又因为想创造更新吸引人的互联网产品而从事着相关工作。现在想想,这样的处境真是既矛盾又讽刺。
  《浅薄》讲述了大脑的记忆方式,人所有的见识会存在一个短期仓库里,经过一定的筛选和处理,部分见识会存到长期仓库中。当人接触到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,短期仓库会不断的被冲击,旧的信息还没来得及加工,就被新的信息给冲刷出去了。这样虽然人看了很多信息,但几乎都没有存储下来,也导致思考系统得不到训练,久而久之,人就变得既空洞又肤浅,也就是书名《浅薄》所指但现象。
 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,“浅薄”的现象不仅没有减缓,而且因为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,大脑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变得更加严重,这也就是《放不下的手机》要讲的内容。
二、世界的变化,人的变化
  过去电话是通信设备、电脑是生产设备、电视是娱乐设备,智能手机的出现,让手机屏幕变成了一切。于是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手机一秒,每时每刻,新的信息都在吸引和刺激着每个拥有手机的人。
  大脑有一块特殊的区域叫做前额皮质,它帮助人们适应世界、保持注意力集中、管理和读懂情绪、存储和使用经验,而移动互联网产生的海量内容不断的冲击大脑,会损坏前额皮质。所以我们变得越来越分心,越来越分裂,越来越消沉。
  幼儿接触移动设备会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,因此也会影响阅读能力进而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,还会导致多动症,更别说会导致近视。
  青少年接触移动设备会产生措施综合症,一方面青少年总是担心会错过什么信息从而变得更加沉迷移动设备,另一方面会加剧这个年龄所特有的攀比心和虚荣心(期待来自虚拟网络的目光),而来自网络的压力(虚拟的我不如虚拟的别人)也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。
  成年人的大脑虽然已经发育成熟,但海量的媒体信息和多任务处理的刺激,也会让思考能力和注意力下降。随之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:孤独和自恋(沉浸在网络中,过度关注自己,不能从现实中获得感情陪伴)、焦虑和抑郁(看到网络中更“优秀“的别人,面对网络中随意的差评)。
三、怎么办
  手机让人注意力无法集中,让人情绪失调,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问题。但我们又离不开手机,那我们还有救吗?书里给了10个建议:
1、一次只做一件事,不需要手机的时候请把手机放远点。
2、为错失开心,告诉自己错失的信息并不重要,反而会让自己以后更快乐。
3、不要塑造太多人设,网络上的我并不是现实的我,网络上的我越多,大脑和心理越容易出问题。
4、网上发言前三思,说的越多其实塑造的我就越多,要管理的身份就越多。
5、牢固的社会纽带优先,现实中的爱人和朋友才会带给我们力量和幸福。
6、远离诱惑,短视频、游戏、社交媒体,要么别碰,要么限制时间。
7、多看书,少看屏幕。
8、别把手机带上床。
9、定期锻炼。
10、学会休息,学会放空、发呆、什么都不做。
四、总结
  《浅薄》对我最大的启发是少上网,《放不下的手机》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少碰手机。电脑也好,手机也罢,这些电子设备确实极大的改变了世界,带来很多好处,但同样它们也像毒品一样,不仅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,也难以摆脱。除了物理上的远离,我们确实要学会休息,不要担心错失的信息,那只会让我们过的更好。  但讽刺的是,现在的我是一个手机APP产品经理,而且是就职于一家手机厂商,每天为销售更多的手机努力工作。所以我一边饱受手机的毒害,一边又在帮助加强手机对人的毒害。
  也许正是深陷手机和网络中,所以才体会更深,所以才希望自己和所有人,能够更健康和幸福的活着。

 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
圣经金句 | 历届教宗 | 实用下载 | 违法举报 | 个税计算器 | 图片处理工具 | 在线制作图表

『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,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,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,反而获得永生』 (若 3;16) 

关注本站: